系统对地电容电流高主要原因有三点

系统对地电容电流高的原因地电容电流是指地下介质中由于电场作用而产生的电流。发生小电流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主要指线路的电容电流,那么影响电容电流的因素有:首先线路的参数:如粗细,小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只是电容电流,电流的大小要看系统的对地电容的大小。

1、单相接地处为什么会有容性电流流过,消磁线圈又有什么作用,在线等哦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三相火线对地有分布电容存在,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电源的中心点时不接地的,所以不会有很大的短路电流流过故障点,只有上述电容电流流过故障点。在一些供电系统中,为了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也不马上停止供电;而在煤矿等易发生爆炸危险的区域,为了发生单相短路故障时,故障点不会因为有上述电容电流流过而产生容易引起爆炸的接地电流电弧。

在电源的中性点加上消弧线圈后,消弧线圈会产生电感电流,此电流的相位与电容电流正好相差180度,所以能够抵消电容电流。只要选择适当容量的消弧线圈,就能把电容电流抵消到很小直至零,从而避免上述事故扩大。实际上,为了防止谐振过电压,往往不是将电容电流正好抵消到零,而是抵消到很小就可以了。

2、10KV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200安培怎么办?若仍然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而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单相对地时,对地相电压为0(完全接地),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1.732倍(线电压),假设U相对地,那么中性点地对电压为Uo的大小等于Uu,在向量上其方向与U相电压相反,单相接地时接地电流等于正常运行时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其方向超前故障相正常电压90度。三相电的星形接法将各相电源或负载的一端都接在一点上,这一点叫做中性点,可以将中性点引出作为中性线,形成三相四线制。

3、10KV的电网中性点不接地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是24A,需要改中性点经消弧...

可改可不改。规则要求是大于30A就装。如果系统还会扩大,就建议装。当然如果有钱,就先装。现在很多供电局的变电站,刚开始电流很小,达不到30A,但都是先装好。装了好一些,下面是一些摘录资料:在GB5007094《矿山电力设计规范》第2。10条中规定,“矿井610KV电网,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等于10A时,宜采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大于10A时,必须采取限制措施”。

现分述如下:1、试验研究和运行经验数据①《电缆网络单相接地电弧电流不自熄下限试验研究》技术鉴定书指出,“电弧引弧试验的数据近200个。这些数据客观地、真实地描述了在给定工况条件下,电缆接地电弧电流的熄灭情况”。部级鉴定委员会同意由西北电力中试所和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完成的试验研究报告,并肯定该报告可供修改规程、规范时参考。

4、35kv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已达到299安培如何解决?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

35kv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已达到299安培如何解决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后果。你的问题我还真不太清楚,我可以找啊,电力系统的朋友帮你问一下。使用中性点小电阻接地装置如果继续中性点不接地,最大危害就是电弧接地时电弧不能熄灭,造成振荡,损坏绝缘弱的设备。

5、系统对地电容电流高的原因

地电容电流是指地下介质中由于电场作用而产生的电流。当地下介质的电阻率较低或者介质中含有导电性物质时,地电容电流就会相应地增加。以下是系统对地电容电流高的原因:1.地下介质的电阻率较低:地下介质的电阻率是影响地电容电流的重要因素。当地下介质的电阻率较低时,电流容易通过地下介质流动,从而导致地电容电流增加。2.地下介质中含有导电性物质:地下介质中含有导电性物质,如地下水、矿物质等,这些物质能够导电,从而增加地电容电流。

6、小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只是电容电流,电流的大小要看系统的对地电容的大小。一般线路为架空线对地电容电流小电缆的话对地电容电流相对较大接地时可能产生的电弧不能可靠熄灭,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发生小电流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主要指线路的电容电流,那么影响电容电流的因素有:首先线路的参数:如粗细。长度等,还有就是相与相之间的距离、相对地的高度,空气的湿度等因素。

电容 电流 系统对 接地 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