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相轨迹图
画相轨迹的方法画相轨迹的基本思路是:考虑相轨迹通过相平面上的点(),北航931自动控制原理取什么?它是一个常数,即通过该点的相轨迹的斜率。该点的对角线近似代替该点附近的实际相轨迹,按此方法平滑连接所有短线段,即可得到系统的相轨迹,如图8-10所示,4.根轨迹法的主要内容:根轨迹的概念和方程;根轨迹的绘制规则;广义根轨迹;零点和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性能的关系:主导极点和偶极子。
临界点中心点的像轨近似形状为圆形和椭圆形。在相平面上,由线性二阶过阻尼系统的典型齐次微分方程导出以奇点为稳定节点的相轨迹曲线。也就是说,简而言之,x二阶系统动态响应二阶系统动态响应变化率。显然,对于二阶过阻尼系统,其阻尼比ξ1和无阻尼固有频率ω_n0。当起点是稳定节点的中心点时,香轨迹的形状大致为圆形。任何完全连通图都必须有许多节点。如果从一个节点画出的线的数目是奇数,则称之为奇点。
关于一笔的问题有以下定理:(1)由于笔在经过偶点时可以从一条线进入,从另一条线退出,所以如果图形全部由偶点组成,必然是一笔一画。(2)如果有两个奇点,则假设两个奇点之间有一条线相连,图形就变成了所有偶数点的图形,所以可以一笔画出。所以,对于一个有两个奇点的图形,只要从一个奇点(起点)开始,到另一个奇点结束,就必然有可能一笔画出这个图形。
2、北航931自动控制原理专业课都考什么?931自动控制原理的指定教材是什么...1。考试作文自动控制原理占90分;理论力学占60分,总分150。二、自动控制原理部分考试大纲(一)复习内容及基本要求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的任务;基本控制方法:开环和闭环(反馈)控制;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稳定性、速度和精度。基本要求:反馈控制原理和动态过程的概念;根据给定的物理系统构建原理框图。2.数学模型的主要内容:传递函数和动态结构图;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结构图与梅森公式的等价变换。
3.时域分析法的主要内容:典型响应和性能指标,一阶和二阶系统的分析计算。系统稳定性的分析与计算:劳斯和古尔维茨判据。稳态误差的计算和一般规律。基本要求:典型响应(主要是一、二系统的阶跃响应)和性能指标计算;系统参数对响应的影响;劳斯和古尔维茨判据的应用:系统稳态误差和终值定理的使用条件。4.根轨迹法的主要内容:根轨迹的概念和方程;根轨迹的绘制规则;广义根轨迹;零点和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性能的关系:主导极点和偶极子。
3、绘制相轨迹的方法画相轨线的基本思想是:考虑相轨线通过相平面上的点(),这样,为常数,即相轨线通过该点的斜率,用该点的对角线逼近该点附近的实际相轨线,按此方法平滑连接所有短线段,即可得到系统的相轨线,如图8-10所示。详细作图时,可以先固定斜率,然后有:(820)公式(8-20)表示相轨迹上各点与斜率的连线,称为等斜线。然后,在这些等斜线上作出相应的短线段。
4、相轨迹的作图方法相轨迹的绘制方法可分为解析法和图解法,其中解析法主要针对能直接从方程中获得关系的相对简单的系统,图解法针对不能直接从方程中获得关系的系统。这种方法原则上适用于任何非线性系统,图解法根据具体作图方法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分为等斜线法和δ法。下面介绍这三种方法。
5、相轨迹的振荡周期怎么算泛指任何振动(振荡)现象重复发生的时间间隔(周期);这个概念更多的用在物理学上,指的是完成一次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的振动所需的时间。[1]在波形图上,同方向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振荡周期Tp,中文名mbth的振荡周期涉及到场物理、信号处理、控制理论等相关概念。振荡、周期、振荡频率、阻尼等相关视频02:05题目中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的应用6455播放相关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典型应用,TA说基本概念振荡是指物理量或物理现象具有周期性往复变化的特性;振荡周期是指一个物理量或现象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物理学中常用它来描述电量的振荡周期。
除非注明,文章均由 白起网络 整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