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单片机相关课程教学而编写的教材

本书是为单片机相关课程教学而编写的教材。全书共分为17章,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STC单片机硬件知识,STC单片机软件开发环境,数值表示及转换,STC单片机架构,STC单片机CPU指令系统,STC单片机汇编语言编程模型,STC单片机C语言编程模型,STC单片机时钟、复位和电源模式原理及实现,STC单片机比较器原理及实现,STC单片机计数器和定时器原理及实现,STC单片机异步串行收发器原理及实现,STC单片机ADC原理及实现,STC单片机增强型PWM发生器原理及实现,STC单片机SPI原理及实现,STC单片机CCP/PCA/PWM模块原理及实现,RTX51操作系统原理及实现。

1、CPU的总线体系主要有那些架构,51单片机、ARM7、DSP分别是什么架构?

51单片机:Intel在1981年推出的由8031微控制器芯片改造升级的、使用CISC指令集的、冯诺依曼架构的、8位的8051微控制器。后Intel将8051微控制器的内核授权给其他芯片厂商,使得市面上广泛出现类似于8051的芯片,这种采用8051内核的芯片被简称为51。ARM7:一类采用ARMv3或ARMv4架构的,使用冯诺依曼结构的内核。

其常见架构类型包括增强型DSP、VLIW结构、超标量体系结构和SIMD结构混合结构。扩展资料DSP,这种微处理器具有极高的处理速度。因为应用这类处理器的场合要求具有很高的实时性(RealTime)。比如通过移动电话进行通话,如果处理速度不快就只能等待对方停止说话,这一方才能通话。如果双方同时通话,因为数字信号处理速度不够,就只能关闭信号连接。

2、单片机中断系统结构简述

(1)外部中断请求源:即外中断0和1,经由外部管脚引入的,在单片机上有两个管脚,名称为INT0、INT1,也就是P3.2、P3.3这两个管脚。在内部的TCON中有四位是与外中断有关的。IT0:INT0触发方式控制位,可由软件进和置位和复位,IT00,INT0为低电平触发方式,IT01,INT0为负跳变触发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差异将在以后再谈。

当有外部的中断请求时,这位就会置1(这由硬件来完成),在CPU响应中断后,由硬件将IE0清0。IT1、IE1的用途和IT0、IE0相同,(2)内部中断请求源TF0:定时器T0的溢出中断标记,当T0计数产生溢出时,由硬件置位TF0。当CPU响应中断后,再由硬件将TF0清0,TF1:与TF0类似。TI、RI:串行口发送、接收中断,在串行口中再讲解。

单片 架构 教材 课程 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