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管内部等效电路形成单向可控硅
GBT管内部等效电路。就是单向可控硅,在制造大功率,大电流,特别在变频电路应用时,由于寄生三极管形成寄生电容Cgc的弥勒电容。在导通过渡到截止区时,栅极已加上负9伏,由于截止时高压对cgc微分作用,使截止时的栅极突然微分脉冲。被迫误触发进入再次导通,形成擎柱效应而炸管,这时栅极失去控制作用,其等效单向可控制。形成擎柱效应炸管。

R2R3要按BTA100的栅极电流计算一般为几千欧。功率要在2W以上。MOC3052最好是固态继电器。R2R3的取值跟启动电流没有关系换大功率可控硅R2并光耦并上R3大于触发电流就行。具体可看下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有4象限触发方式,且只有一个控制脚,该电路直接用交流降压作为触发信号。以上未读过书可控硅触发变压器用于解决,将是有益的光耦负半周不触发,不理想!

可控硅导通和关断的条件是:当阳极电位高于阴极电位且控制极有足够的正向电压和电流时,即可实现从关断到导通;而阳极电位高于阴极电位且阳极电流大于维持电流时,可维持可控硅的导通:阳极电位低于阴极电位或阳极电流小于维持电流时,可控硅便从导通状态变为关断。用可控硅实现交流调压通常有两种触发方式,即过零触发方式和移相触发方式。

1、大功率整流用可控硅。2、IGBT与可控硅相比各有优点,前者是可控制开关元件,后者大多数是只能控制开,不能控制关(现在有可关断可控硅了)。受元件制造工艺和工作原理等影响,前者可在较高频率下工作(最高25KHz左右),后者大多在5KHz以内,这个是前者比后者的优点。3、前者相比的缺点是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在高压大电流元件的制造上,还达不到可控硅的能力,并且在抗过载能力上远远不及可控硅。
扩展资料:1、可控硅是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简称,亦称为晶闸管。是一种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一般由两晶闸管反向连接而成.它的功用不仅是整流,还可以用作无触点开关以快速接通或切断电路,实现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逆变,将一种频率的交流电变成另一种频率的交流电等等。
除非注明,文章均由 白起网络 整理发布,欢迎转载。